站内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魅力乡村

汕尾陆丰 推进乡村振兴 展现发展新貌

发布时间:2022-10-25 16:32:34 | 来源:南方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王静

陆丰市金厢镇金厢银滩景观。资料图片

“海岸艺术村”项目将老旧房屋改造成农村小茶馆。资料图片

多年未能通行的“断头路”打通。资料图片

拿地价格7900多万元的文旅综合体项目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板凳议事会”打消了村民的疑虑,村内老房子得以顺利出租,“海岸艺术村”项目快速推进……当前,汕尾陆丰市金厢镇十二岗村内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曾经的十二岗村默默无闻,离金厢镇中心较远,农田含盐度高,庄稼很难种植,出海捕捞要看天吃饭,村民收入较低。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该村通过加强党建、优化治理,打牢了发展根基,实现了文旅融合发展。

十二岗村是陆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缩影,陆丰市滨海走廊乡村振兴示范带沿线,金厢镇十二岗村、下埔村,碣石镇梅田村、港口村等均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的道路。

持续提升组织力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就有源源不竭的动力。如何建设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近年来,陆丰市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全市1183个村民小组全覆盖建立党组织,200个村民小组进行“五有”示范创建,进一步提升村民小组“两个覆盖”水平。

同时,陆丰市常态化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实施市镇村三级联动整顿,落实每个软弱涣散村都有1名市领导班子成员联村、1名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1名第一书记驻村、1个市直机关单位结对的“四个一”措施,“一村一策”抓整顿促提升。

另外,陆丰市实行“微课堂+乡镇夜校”模式,深化“党校课堂+教育基地”现场教学,依托主题党日活动,构建理论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的常态长效机制,以此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十二岗村由默默无闻的小乡村“蝶变”为美丽宜居的旅游村,离不开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依托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该村凝聚起乡村振兴强大动力,实现了党群联动常态化、基层治理规范化、经济发展高效化的美丽蝶变。如今,走进十二岗村,村干部和党员志愿者时常穿梭在村头巷尾,他们被村民亲切地称为“披着红马甲的小蜜蜂”,在这群“小蜜蜂”的辛勤努力下,十二岗村党群合力谋乡村振兴之路走得愈发坚定。

“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这样群众就会理解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也能自觉维护美丽整洁的环境。”碣石镇港口村相关负责人说,为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港口村党支部发动党员干部下沉到户、带领群众建设美丽乡村。

为了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以经验共享、问题共解、互助共建推动基层工作落地落实,陆丰市举行了多场村级党组织书记“大比武”,村级党组织书记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两违整治等方面“同台PK”、各展风采……这是陆丰市抓实党建引领强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的有力招数之一,结合一月一主题“书记论坛”、村支书综合考核亮牌等举措,有效激励“领头雁”能力全面提升,以“头雁效应”激活“群雁活力”,强化党建引领。

乡村和谐乡风文明

农村成发展沃土

“营商环境对企业很重要,一方面,乡村和谐稳定,我们在此投资比较有保障,也能获得村民支持;另一方面,市场公平公正,即使是在乡村投资,也能像大城市一样照章办事,依法依规,这让我们更有信心。”一位在十二岗村投资民宿项目的企业负责人说。

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落地乡村,如何消除企业投资的后顾之忧?为此,陆丰市持续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纵深推进“田字型”基层治理,深入推进“五治一体”,不断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制化、专业化水平。

今年7月份,在陆丰市委、市政府和碣石镇党委、政府牵头协调下,通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走访相关村民进行沟通协调,综合运用经济、调解、法治等手段,港口村与梅田村的历史积怨成功化解,多年未能通行的“断头路”打通,村民的怨声都转化为感谢党和政府的掌声,昔日的上访村如今也成了幸福村。

在纵深推进“田字型”基层治理的过程中,陆丰建优用活“一亲三心”等工作机制,发挥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走稳、走实、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建立起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实现了“党员带着群众干”到“群众高高兴兴主动跟着党员干”的转变。

为了倡导文明乡风,陆丰通过党风引领政风、乡风、民风。陆丰市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开展移风易俗,带头遏制大操大办、天价彩礼、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倡导“白事一碗粥”“红事一碗茶”,并传承地方优秀文化,举办赛龙舟、写春联、白字戏曲、皮影戏等活动,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同时,陆丰市积极教育引导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举办风筝节、沙滩足球比赛等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村民文明共识、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另外,陆丰市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级试点为切入,整合盘活各类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服务阵地,调动各方力量创新方法,以此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目前,陆丰市已建成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3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45个,实现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覆盖。全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共520支、文明实践志愿者达到196630人。

深耕营商“沃土”

乡村美景变“钱景”

从滨海走廊乡村振兴示范带放眼望去,色彩亮丽的墙绘生动有趣,蜿蜒曲折的道路干净整洁,柔软细腻的沙滩银光闪闪……一幅美丽乡村图景在陆丰徐徐铺展开,如何将乡村美景变“钱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为此,陆丰大力推行“店小二”服务,从投资项目的洽谈、申报、签约、开工建设过程落实专人跟进、实行全程代办,并因此荣获“2021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奖。

随着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不断提升、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越来越多的项目落地陆丰。去年4月,陆丰市首届民宿招商推介会在十二岗村举行,会上集中签约了21个民宿项目,签约总额达438.84亿元。今年7月份,金厢镇文旅综合体建设项目7宗地块举行成交确认签字仪式,总成交价7901.85万元;8月份,8个房地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额超46.63亿元。9月份,15个公共设施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额102.84亿元。

同时,陆丰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要抓手,扎实推进“5+2”农村综合改革,抓好农村“三块地”改革,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植、绿色农业、田园康养、文化旅游”四大乡村产业,引导农户将撂荒地外包流转,引进公司发展农业产业,构建“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农户”等产业链条,成功实施“股票田”试点,发动农户“以田易股”“以地易股”;探索推进“股票宅”改革,打造“文创+民宿”乡村旅游。

另外,陆丰还建立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激励机制,以53个集体经济试点村辐射带动,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持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2021年底全市基本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目标。

■聚焦美丽乡村

下埔村

用好红色资源实现富民增收

数年前,下埔村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落,基础设施条件差,村内主干道还是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这里没有理发店、早餐店、快递点,是个不折不扣的省定贫困村。该村拥有多处红色遗址,却鲜为人知、发展滞后,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不到位。

针对下埔村现状,金厢镇党委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理念,编制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发展规划,并结合陆丰市滨海走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以党建为引领,以“田字型”基层治理为抓手,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村民积极支持、投身红色村建设,以高质量的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如今,该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不仅吸引省内外游客到访,还带旺了周边自然村的旅游业。在下埔村村头,村民黄泽虚开了一间小卖部,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他说:“村民回流了很多,近两年新增了60余家商铺,一年的收入有400多万元。”

“到今年上半年,我们接待的游客已有90万人次,下埔村的人气越来越旺,村民的钱包也越来越鼓。”下埔村党总支书记黄宗辉说。

十二岗村

乡村老房子变身“海岸艺术村”

十二岗村党总支书记黄智韩说,滨海走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对当地实施乡村振兴工作有很大的带动作用,以示范带建设为契机,十二岗村积极融入全镇旅游发展规划,盘活了村庄连片闲置农房。

今年6月份,十二岗村与智慧库(陆丰)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打造集民宿、艺术工作室、餐饮等业态于一体的“海岸艺术村”。

“早期村民会担忧房子租出去收不回来,我们通过开党员大会、入户宣传等方式,向村民解释清楚,还呼吁党员干部带头去做。”黄智韩说。“作为党员,我带头出租自家房屋。”得知自家闲置房屋在征用范围内时,黄华清主动带头签订《“海岸艺术村”项目协议书》,并带领工作人员到现场查看房屋情况,协助测量土地,给村民起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目前,十二岗村已有20多户村民签订《“海岸艺术村”项目协议书》,闲置的老房子也产生了一笔稳定的收入。黄智韩说:“打造艺术村,会请当地村民做工,不但增加就业机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今年7月,汕尾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陆丰分中心公开挂牌出让金厢镇文旅综合体建设项目7宗地块。此次土地竞拍总成交面积约32508平方米,总成交价格7901.85万元。这7宗地块均位于十二岗村,此次竞拍将助推该村进一步盘活闲置农房资源。

梅田村

积极调解打通多年“断头路”

走进陆丰市碣石镇梅田村,黝黑的沥青马路四通八达、宽阔平坦,两旁绿树垂枝、灌木丛生,更有一幅幅精美壁画刻画在房屋上。

以前,梅田村是碣石镇相对贫困的落后村和上访村。村内只有一条修建于十多年前的600米长主干道,其他道路均黄沙满地、坑洼不平。由于历史原因,梅田村与同镇的港口村曾因道路问题发生过冲突,使得村东旁一段道路成为“断头路”。

陆丰市滨海走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带来了转机。示范带建设过程中,在陆丰市委、市政府和碣石镇党委、政府牵头协调下,当地多次召开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等,并派出党员干部、村代表积极调解两村村民矛盾。

之后,梅田村重修了1000多米的主干道和村道,铺上水泥路,还建造了2500米的村居巷道,完全实现道路硬底化,“断头路”被打通。如今,两村多年的历史积怨得以解决,群众出行不再需要绕远路。

“要是没有这条示范带,矛盾会很难解决。现在两村村民同走一条路,都友好相处了。”梅田村党支部副书记郑建英说。

港口村

“小渔村”成“网红村”促村民共同富裕

碣石镇港口村也是陆丰市滨海走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受益村,该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基调,建优用活“一亲三心”等工作机制,走好群众路线,建立起高效能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为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港口村党支部多次召开党员大会,发动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让美丽整洁成为群众自觉行为,同时当地还打造十余处“四小园”。同时,该村设立党员先锋岗,将环境卫生责任落实到每位党员干部身上,合力将“小渔村”打造为“网红村”。

近年来,陆丰各地兴起乡村振兴建设热潮,举办了多场乡村振兴主题活动。港口村依托这些活动,积极推广该村鱼干、虾干等特色产品,成功让港口村产品“走出去”。

与此同时,港口村还积极“引进来”,通过宣传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以及发展潜力,成功引进和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帮助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年增长。目前,港口村人均年收入和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快速增长,小渔村正在快速转变为富裕村。

时至今日,港口村曾经破旧贫穷的模样早已不见踪影,村内房屋粉墙黛瓦,产业兴旺发达,环境美丽宜居,群众幸福满足,呈现出“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数读发展

●陆丰市滨海走廊乡村振兴示范带是陆丰市启动建设的首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全长47公里,途经东海、金厢、碣石3镇17个村(居)、覆盖面积100平方公里,直接受益人口7万多人,辐射带动30多万人。

●海工基地“万亩千亿”大平台坐落在滨海走廊乡村振兴示范带上,产业链持续发展壮大,去年实现产值93亿元。

●陆丰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创意农业、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民宿文宿等新产业新业态,吸引了40个民宿、酒店、田园综合体项目落户示范带,总投资额超500亿元,新增市场主体7000家。

●近年来,陆丰约有1750名党员志愿者参与滨海走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该市还组织开展了包括主题党日活动、党史学习教育、创文创卫、爱国卫生运动等活动600余场次。

■观察

陆丰乡村振兴的密码是什么?

近期,陆丰市乡村振兴工作亮点频频。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陆丰榜上有名,迈入乡村振兴“国家队”;此前,陆丰市代表汕尾市参加广东省第三届“乡村振兴大擂台”竞赛,并以第一名出线,传播了“陆丰好声音”,晒出了“陆丰乡村美”。陆丰凭什么屡创佳绩?

首先是党建引领。汕尾市乡村振兴聚焦“八个美丽”标准,第一条就是“美丽党建”。陆丰市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扎扎实实落到行动上,落实汕尾市部署,形成党委带头、一体推动、一体落实的有效机制。同时,陆丰市乡村振兴美丽景观示范带建设工程被列入中共陆丰市委十三届十四次全会报告中。一年多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是市委书记亲自抓的头号工程、一把手工程。

其次是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我们从乡村振兴示范带干起,聚焦‘八个美丽’着力写好规划、建设、经营、治理4篇文章,把盆景变风景,串珠成链、聚点成面,打造乡村振兴‘4.0版’。”谈及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建设思路,汕尾市委常委、陆丰市委书记陈德忠说。

为高品质、快速建好乡村振兴示范带,陆丰市创造性举办示范带“擂台赛”。市政府每期拿出2亿元竞争性资金支持优胜示范带,四套班子五名市领导分别担任“带长”,通过网络直播方式拼成效、造人气,鼓励公众参与和监督。

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过程中的投入和产出分别从哪里来?陆丰首创“八毛钱”老区乡村振兴新做法,通过以事找钱、竞争逐钱、运营生钱、改革活钱、招商引钱、银行放钱、上级奖钱、实干来钱等8个“来钱”方式,筹措整合多路资金投入乡村振兴建设。随着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如火如荼开展,企业投资信心倍增,陆丰乡村振兴示范带沿途已引进农业企业40多家,新增市场主体1.2万家;餐饮酒家办起了“粤菜师傅”培训点,一批民宿、农家乐、田园综合体点缀了乡村、丰富了业态,带动沿线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陆丰市以示范带建设为抓手,探索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欠发达地区的二元结构,推动全域发展,带动全面振兴。

最后是群众受益。今年1月,陆丰市在全省首次推出“乡村文化集市”品牌,棋艺、书画、正字戏、陆丰皮影戏……这些原本受众面窄的文艺形式如今通过乡村文化集市来到田间地头,既丰富了群众生活,也带动了消费。

在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时,村民也实现了在家门口增收致富。随着乡村振兴向纵深推进,美丽乡村画卷徐徐铺展,各类产业进入乡村,越来越多人看到家乡发展新机遇,纷纷返乡就业创业。

撰文:汪旭莹郭杨阳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10-88828000

传真:0086-10-88828231

媒体合作:0086-10-88828175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88828063

广告合作:0086-10-8882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