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振兴样板

安徽来安:工厂化育秧让水稻种植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3-05-29 10:18:2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胡婷婷 潘炎 李曼曼 | 责任编辑:吴伟

眼下正值水稻育秧的关键时期,在安徽省来安县雷官镇,农户们不误农时抢抓先机,积极开展工厂化育秧工作,让科技助力水稻种植跑出“加速度”,为粮食丰产丰收奠定基础,助推全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秧田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中。摄影李曼曼

走进来安县雷官镇五里村陈伯冬家庭农场,一望无际的秧田绿油油地映入眼帘,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随着“小满”节气的到来,一年一度的水稻育秧季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陈伯冬家庭农场抢抓农时,开展“订单式”工厂化育秧。

在热火朝天的水稻育秧生产线上,每个秧盘经过铺土、洒水、播种、覆土四道程序后,将秧盘运送至大棚进行培育。一周后,这些种子将慢慢发芽,再送入秧田中进行育苗。工厂化的育秧方式极大节省了人工成本,而且播种出苗率高、后期秧苗生长质量好。

农户们正在整理秧盘。摄影李曼曼

“过去我们都是人工育秧,只能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自从我们农场采用了自动化育秧技术,育秧效率成倍提高,不仅自家农场的秧苗很快可以种好,每年还可以接到很多育秧订单,我们农民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了!”五里村的小伙陈伯冬2014年从父亲的手中接过家庭农场,最初的经营状况并没有多少好转。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积极转变思路,开办新型的工厂化育秧,实现了产量和品质的双突破,生产效益大大好转。

伯冬农场自动化喷灌设备。摄影李曼曼

已经培育的种子在装入秧盘发芽后,用平板车运秧下田,随后,一千多个智能喷灌头在手机上轻轻一点便可以打开和关闭,陈伯冬足不出户便可以实现了秧苗田间管理。秧苗下田25天后,自动化插秧机便可以开始插秧了,每台插秧机每天可以作用到70亩的农田,相比过去人工插秧的优势不言而喻。陈伯冬家庭农场五月接到了3000多亩的育秧订单,育秧年收入可达50万元,除去人工成本和种植成本,纯利润达20多万元。

近年来,雷官镇通过农技专家下田指导、举办农机技术推广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等,引导农民运用先进农机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据统计,2023年雷官镇水稻预计播种面积6.4万亩,机秧率超过90%,实现了田间机械化管理的大范围推广。(文/胡婷婷 潘炎 图/李曼曼)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10-88828000

传真:0086-10-88828231

媒体合作:0086-10-88828175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88828063

广告合作:0086-10-8882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