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合作社风采

夯实为农使命 树立行业标杆—— 记当阳市褚家湖粮食专业合作社的农业生产托管之路

发布时间:2023-09-22 14:05:24 |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 | 作者:刘三东 王星宇 | 责任编辑:王静

当阳市褚家湖粮食专业合作社位于湖北省当阳市农业大镇草埠湖镇,成立于2010年。2015年,合作社积极探索“统种统管”农业生产托管之路,将服务领域逐步延伸到农资综合营销、烘干仓储、农机服务、秸秆回收综合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多功能农业服务板块,围绕水稻、玉米、小麦等重要粮食作物,为农户提供“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智能化、专业化、套餐式“一条龙”社会化服务,助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经过12年发展,合作社拥有成员173人,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固定资产3500万元。拥有各类大中型农机设备150多台(套),粮食耕种面积2.2万亩(其中,土地托管1.5万亩、土地入股3600亩、土地流转3400多亩),成为拥有全环节社会化服务能力、全产业链条的区域内行业标杆。如今,合作社社会化服务半径已扩大至荆州、荆门、襄阳等地,2018年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一、以“托管+入股+租赁”模式推动社强民富

(一)土地托管模式

合作社实行“保姆式”全托管和“菜单式”半托管模式,当好农户“田保姆”,所有农事农户都不必亲力亲为,只需一个电话,就可全部委托给合作社完成,使种地变得容易,农民得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2015年,合作社制定详细的土地托管方案:一等田地按玉米每亩550公斤、小麦每亩350公斤保底产量;二、三、四等田地保底产量按每个等级6个百分点递减,低于保底产量由合作社补足,高于保底产量与农户五五分成;受自然灾害影响造成减产也不低于当地当年的平均产量;合作社每亩收取耕种、肥料、农药、收割等托管费用821元,除去成本670元,托管服务每亩净收益为151元。方案出台以来,合作社共与当地农户签订1.5万亩土地托管服务协议,实行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农户亩均纯收入在800元以上,真正让土地活起来、农民富起来。

(二)入股分红模式

合作社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机大户、种田能手以机具入股、技术入股、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年底参与合作社分红。一等田每亩按500元,二、三、四等田按照每个等级降低6个百分点计算,折合成股本参加分红;农机设备通过合作社成员代表大会与农机手共同商议确定价值入股;现金入股的农户以出资额和农产品产量参加分红。例如,农户谭士权用承包地、收割机折合股金20万元加入合作社,年均分红逾6万元,收入比入社前翻了一番还多。

(三)租赁经营模式

合作社按照土地的地理和地力差异与农户约定租赁价格,签订流转合同,农户既不承担任何经营风险,又获得了国家政策性补贴和土地流转费的固定收益。2014年,农户黄献忠夫妇将承包的20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后常年在外务工,月工资都在5000元以上,每年1万元的土地流转费成了他们的固定收入。该模式有效促进农村土地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以科技创新拉动社会化服务强力“引擎”

(一)开展绿色生态种植,提高机械化信息化水平

合作社在当阳市农业农村部门的指导下,通过降本增效、订单收购、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改良土壤、绿色统防统治等农业新技术应用,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为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合作社大力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出资千万元购进各种型号拖拉机、收割机、撒肥机、播种机、旋耕机、施药机、犁耙等配套设备150多台(套),实施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新建600平方米维修保养车间,吸纳54名农机手和3名维修专业人员加入合作社,聘请60多名农机手;为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土地产出率,合作社引进北斗系统湖北农机管家和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积极争取社会化服务项目,2016—2022年,中标深松耕、秸秆还田、粮食烘干等服务面积32万多亩。农机农艺“融”合出一派丰收景象。

(二)发展粮食烘干产业,保障粮食减损增效

针对粮食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和农户晒场受局限、粮食收储难的问题,2011年,合作社筹资2000多万元,先后购置3套粮食烘干设备,日烘干能力达1500吨,有效仓容达2万吨,建成全省最大的粮食烘干基地。由于烘干的粮食品质上乘,中储粮、正大饲料、稻花香集团、海大粮油等多家公司主动上门求合作。同时,合作社利用粮食烘干基地的强大优势,保证粮农收益,每年粮食收购价格比流动商贩高出0.06~0.1元/公斤。在保证成员粮食品质的同时,合作社积极为周边村镇粮农提供社会化服务,每年可为粮农增收1200万元以上。

(三)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帮助农户变废为宝

为改善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合作社推广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通过机械化收割,使秸秆肥料化;将青秸秆打捆用作奶牛、肉牛、山羊等牲畜的养殖饲料,使秸秆饲料化;将枯秸秆压缩成型后供发电厂作为发电燃料或制作成清洁卫生生物质燃料供企业使用,使秸秆原料化。2015年,合作社投资200多万元购进秸秆打捆设备3台(套),年打捆销售秸秆近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60万元,为农户节省机耕成本40多万元;2016年,合作社再次投资500多万元购进生物质燃料生产成型设备3台(套),可为企业年提供5万吨清洁卫生生物质燃料。以上社会化服务作业年均带动农户近5000户,服务面积30多万亩(单环节)。

三、以全产业链思维谋划农业社会化服务

(一)细化链条分工,确保运行高效

合作社通过组织与整合,明确各产业链分工,组建机耕组、收割组、技术组、机防组、烘干组、销售组、安全生产组、后勤保障组等多支专业服务组,细化分工,通力协作,避免低质化的生产重复,实现精细化生产与加工,确保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有序衔接,高效运转。

(二)坚持科技引领,强化联合协作

合作社依托农业科研单位和农技推广部门,在新品牌、新科技、新装备和智慧农业上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北斗农机服务平台、质量可追溯系统,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通过应用电子商务平台集中采购农资,促进农户节本增收,做到了“采购不出门”,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粮食,实现“销售不出村”。

(三)补齐产业短板,释放发展动能

2022年以来,合作社持续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依托在建2500亩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扩建高端米油加工厂及冷藏库、电商信息中心、研学教育基地、成员食堂及文化活动中心等系统化配套设施,打造综合服务型现代农业产业园。

下一步,合作社将引进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提升服务的集约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做强自身品牌,共谋乡村振兴,释放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作者:刘三东 王星宇;作者单位:湖北省当阳市农村经营管理局)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2023年2期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10-88824995

传真:0086-10-88828231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88824995

广告合作:0086-10-88824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