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振兴样板

甘德县岗龙乡龙木且村驻村第一书记潘敬浩

发布时间:2024-03-21 17:01:53 | 来源:青海法治报 | 作者:郭佳 | 责任编辑:亦农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岗龙乡龙木且村,一个有400多户人家的纯藏族村庄,宁静而淳朴。带着一份感情、一份责任,潘敬浩走进了龙木且村的家家户户,用心用情谱写了驻村第一书记为民亲民爱民的篇章。

潘敬浩曾在部队服役,后到果洛州中级人民法院工作。2023年7月,他被派驻龙木且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短短几个月,潘敬浩的驻村工作就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龙木且村群众的认可。

前不久,全省驻村第一书记代表座谈会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召开,会上,8名驻村第一书记作了交流发言,其中就有潘敬浩。会后,记者第一时间电话采访了潘敬浩,聆听了他的驻村故事……

哪里有困难就从哪里入手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作为一名90后,潘敬浩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驻村第一书记,且来到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的龙木且村,这是一个纯藏族村,因语言不通无法交流,从而造成工作很难开展。但这些并没有难倒潘敬浩,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挑战。刻在骨子里的军人魂不屈不折,潘敬浩首先从语言下手,拜驻村工作队队员为师学习藏语。

“即使语言不通,也要俯下身子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是潘敬浩给自己下的“死命令”,他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第一次召开村级事务会,潘敬浩询问有没有驻村工作急需解决的事情?牧民却旦加提出,冬季牧场周边不时有棕熊活动,在放牧时与棕熊近距离接触会带来安全风险,增加了被棕熊攻击的可能性,这可怎么办?潘敬浩回复道:“大家不要紧张,这个情况我会积极上报处理,在此之前大家外出和放牧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并结伴同行。”

会后,潘敬浩第一时间对接甘德县公安局、甘德县自然资源局了解辖区棕熊种群数量分布和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政策,积极协同甘德县公安局民警、辅警上山巡防,沿途入户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政策宣讲,切实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群众认可是最大的鼓励

“小潘书记,快进屋喝杯热茶。”远远看见入户宣传的潘敬浩,牧民尕玛日桑热情的迎了上来。招呼他到家里坐坐,将一杯热茶端上桌后,两人唠起了家常。

“小潘书记,我身患骨结核,在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治疗,一共花了1.4万余元,但因职工医保未按时缴纳需全部自费,后期治疗家里无法承担巨额医疗费,能不能沟通解决?”潘敬浩了解了尕玛日桑的需求后,第一时间前往甘德县医保大厅咨询医保报销问题。

经了解,尕玛日桑的医保为职工医保,由于全省社会平均工资指标一直未公示,导致他的医保未缴纳,医保部门也表示,其所在单位及时缴纳相关费用后,尕玛日桑治疗费用就能正常报销了。事后,潘敬浩给尕玛日桑及家属细心讲解相关医保政策,他们对潘敬浩深表感谢。

驻村后,为了摸清情况,潘敬浩和另外两名驻村工作队员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察民意、体民情。因龙木且村海拔高、地域面积广,三人每次入户宣讲都要翻山越岭,来回一趟要跑几十公里。

这么辛苦,值吗?潘敬浩笑着对记者说:“值!起初我一直思考驻村工作该怎么干?如何干?当我看到善良淳朴的群众,相信只有扑下身子当好政策讲解员、牧民群众服务员、民意收集信息员、联点帮扶联络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产业发展助力员,才能实实在在地把驻村工作干好。”

驻村以来,潘敬浩始终把抓党建作为第一要务,通过明确党建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阵地作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带领村党支部开展各类党内政治生活21次,召开警示教育会4次,推动党建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发展党员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储备村“两委”后备干部7名,村党支部的政治和组织功能不断加强。

那成果如何呢?得到的答案是——潘敬浩“驻”进了牧民群众心里。

为群众安居乐业保驾护航

2023年8月的一天,潘敬浩接到牧民班尕打来的电话,他表示,达贡玛沟一到晚上手机就没有信号,村“两委”工作以及牧民群众联系外界都不是很方便,加之近期降雨较为集中,防汛救灾形势严峻复杂。迫在眉睫的事情,需要立即解决,潘敬浩顾不上路途遥远,开车56公里前往事发地。到达现场后,潘敬浩立即与班尕沟通,经反复确认,手机信号一直无法连接。为此,潘敬浩连夜返回驻地,与电信公司协调通信事宜。经过几个小时的抢修,电信工作人员排查确定故障点为基站蓄电池损坏,电信公司承诺会及时维修故障点,确保通信畅通。

“我们和群众有多么亲,群众就会和我们多么亲,与群众打交道最重要的是真情。”潘敬浩说,这是他驻村工作以来最大的体会。

民心暖了,群众的腰包也要鼓起来。潘敬浩寻求产业创新新路子,在总结以往发展村集体经济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变“输血式”发展为“造血式”发展的重要性,深知发展集体经济必须转变观念、理清思路,要结合龙木且村实际,鼓励创新发展思路,敢于尝试新生产业,大胆摸索产业发展新路子。同时,在光伏电站项目上创收42.3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29个。开展入户走访10余次,入户率达100%,通过入户认真梳理群众对专业技能的需求,组织开展汽车驾驶、舞蹈、烹饪、手工艺技能培训4期43人,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技能支撑。

把法治种子播撒在群众心中

“小潘书记,又来给我们普法啦。”2023年9月,正在牧场放牧的群众热情地与潘敬浩打招呼。话音刚落,拉某便走到潘敬浩身边咨询合同纠纷一事。

原来,拉某与多某议定了一份8头牦牛买卖口头协议。双方约定,8头牦牛共计5万元,由买方多某当场给付1万元,其余4万元在当月内一次性支付完毕。口头协议后,多某将牛运回了家。约定期限届满后,拉某多次向多某催要购牛余款4万元,多某则以各种理由不断拖延,双方多次发生口角。拉某请求驻村工作队帮助解决此事,潘敬浩发现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具备很大调解基础,积极联系果洛州中院结对帮扶干警李玉琴调解该起纠纷案件。

潘敬浩先对多某的失信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多某认识到自身错误主动真诚致歉,又从情理的角度耐心细致地做拉某的思想工作,引导拉某换位思考体谅多某遇到的困难。经过1个多小时的耐心劝导,双方最终握手言和并签订牦牛买卖合同,约定余款4万元分期给付。

“感谢果洛州中院干警的调解,以后我一定讲信用。”多某对潘敬浩和李玉琴表达诚挚感谢。潘敬浩告诉记者,很多矛盾纠纷的发生是因为双方当事人只为争一口气,不愿意低头才导致最终对簿公堂。因此在调解时,除了考虑法律法规外,还要兼顾当地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调解不能古板地照本宣科,要深入了解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倾听当事人的诉求,才能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开展普法宣传25次,发放普法宣传册1500余份,解决群众法律援助21次……驻村以来,潘敬浩把法治的种子播撒到群众的心里,把法治理念融入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他们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和水平。

在潘敬浩的乡村振兴日记里,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平凡琐碎,他勤恳踏实,用初心和责任投身国家和群众需要的基层一线,用实际行动书写无悔的青春华章。

(供稿:甘德县委宣传部)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10-88828000

传真:0086-10-88828231

媒体合作:0086-10-88828175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88828063

广告合作:0086-10-88825631